4.建立健全师德工作机制,加强师德和育德能力建设,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职工知晓率达到100%。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广泛宣传“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中职教师职业规范,教育和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学校紧紧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凸显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功能,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教育开放和推进教育信息化为重要支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学生具有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
学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一系列教职工德育讲座,深入研究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教育序列。百分百做到强化全员育人,实施教育教学全过程育德,推进温馨教室与和谐校园建设,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氛围。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ocx
5.明确教职工全员育人的岗位职责,做“四有”好老师,开展形式多样的“为人为师为学”等师德主题教育活动,选树、表彰和宣传教书育人先进典型。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发扬匠心精神,举办了《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准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等专题讲座,开展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秉承“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宗旨,邀请上海市劳动模范协会全国劳模、市劳模代表来我校交流宣讲,开展向黄大年、邹碧华等同志学习活动,专题学习钟扬同志先进事迹,并观看视频短片《播种未来》和《叩击:钟扬一颗种子的心》,组织“爱国歌 重国格”教职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影院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举办学校班主任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弘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专题培训活动,加强师德教育和提升。
学校注重师德主题教育,组织学校118名教师成功完成上海市闵行区“师德与素养”模块(区级)共享课程报名工作,参训教师采用网络在线方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名人名城》远程课程学习。学校融合专题讲座、分组研讨和实地体验参观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培训活动。学校特邀上海市德育中心组高级教师王有道老师为德育课程组全体教师开展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万个示范课堂”专家指导教研活动。学校通过举办“学模范 、诵经典”微朗读活动、“匠心匠艺”优质课堂、“40mins有效课堂”教学大赛及展示、“精彩一刻”微课教学成果展示、“书香满园,悦读人生”主题沙龙、“中职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专题论坛、“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时代特征和改革发展”的专题讲座、《新使命:“四个伟大”领航中国发展》讲座、爱心义卖等活动,努力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
学校每年举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激励教师完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教师师德风范。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先后有多位教师荣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等荣誉,多位青年教师在全国中职院校各大竞赛中获佳绩,学校注重榜样示范宣传工作,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上海职教在线等媒体平台宣传教书育人先进典型,有力促进学校整体师德师风建设,同时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简讯 “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时代特征和改革发展”专题讲座.docx
公示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2018年闵行区“师德与素养”模块(区级)共享课程培训 合格教师名单.docx
简讯 2018年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培训.docx
简讯 机关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docx
简讯 我校在2017“精彩一刻”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喜获佳绩.docx
简讯 书香满园,悦读人生 学校教工团支部开展读书活动.docx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2017年学校获奖名单1.24(1).docx
6.将师德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严格执行“6条禁令”,在教师绩效考核、表彰奖励、职称评定、职务聘任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学生、家长对师德的满意率不低于90%。
学校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教育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在评奖评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办法中,都将师德的考核列为首要考核指标。主动将“服务人民、匠心奉献、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并引导教师严格遵守。
学校加强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安心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局面。开展师德师风调查中,学生满意率达到90%以上。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和修养,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培养教师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在教师培训特别是新聘任教师岗前培训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教育,其中对学术道德进行特别强调,要求新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遵守国家和学校有关学术规范的各项规章制度,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杜绝弄虚作假,反对伪造、篡改、抄袭、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保证学术材料的真实性、科研数据的可靠性。项目申报、执行和科研经费使用要合规、合理和真实。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从成果署名惯例,遵循学术界关于引证的公认准则。
我校于2018年10月修订《教师业务考核实施办法》,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学校要从师德建设、工作负荷、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考核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
2、客观性原则:学校要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每一位教师,一切从工作实绩出发,每次考核上报的材料必须真实。
3、科学性原则:学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使评价结果真实地反映教师工作水平。
4、公平公正原则:评价主体涉及更广的利益相关者,保证实施过程中依据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激励考核时,学校根据专业情况、人才培养目标做到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考核标准的公平性,即教师对于自身“双师”能力的培养不能因职称、资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
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年底的考核方案及各类先进推荐上报文件中明确对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测评,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建设看作是推动教师育人能力和师德水平,以此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2017年关于学生移动智能终端教学评价讲解与培训通知.doc
2017-2018(1)班主任查看学生期末评价授课教师情况步骤指南.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