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本周,学校圆满完成了3月份的线上教学工作。四周来,根据各教学部教学安排,共有2044门次课程顺利开展了线上教学,教师们采用“资源+平台”的教学形式,认真当起了“网络主播”。从多层面的监测数据显示,我校线上教学工作扎实、平稳、有序。学生反馈教师积极投入、备课充分;授课教师认为学生参与度高,互动活跃;教师能够围绕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线上教学方式方法。下面就本周线上教学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运行情况
开展线上教学四周以来,学校和教学部两级对教学进行全覆盖指导和把控。经过前三周的摸索与实践,教师们逐步优化了课程教学设计,加强课堂互动,提升教学成效。从校领导到每一位任课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的工作中,形成了“全校同努力,齐心保质量”的在线教学新局面。
1、课程签到率
为了在第二轮线上教学中能做到“应开尽开”,第四周新增了42门课程(测试课)在线教学,开设课程门数总计105门。本周总课时622节,共有24498人次参与了线上学习。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平均签到率基本维持在95%以上,年级合班教学的公共基础课签到率在本周继续有所提升,除了19年级云南学生由于客观原因导致课程出勤率较低之外,其他班级签到率都能保持90%以上。(详见图表1-1)
2、学生学习情况反馈
在本周的线上教学结束后,教务科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了线上评教活动,共有1133名学生参与了本周评教问卷调查。在本次调查结果中,有99.3%的学生表示基本可以按时参与每次课程的学习,93.32%的学生表示已基本适应线上学习。本周的学生评教满意度为91.61%。通过反馈,学生们对于线上教学课程内容掌握程度还有待提高,居家学习各项干扰因素依然存在。参与评教的同学也表示将积极地通过一些改进措施来提升学习效果。
3、教师授课情况反馈
本周有107名教师参与线上教学工作,其中新开课教师10名。经过三周的摸索实践,95.7%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所提升,教师们在线教学技能渐入佳境,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主播”。根据本周的教师授课情况反馈调查问卷来看,授课教师充分利用各个教学平台的优势,持续改进授课形式,优化教学设计,让教学“组合拳”更有实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本周的线上教学中,教师们会通过在线提问、在线测试、课后作业、抽样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教师的问卷反馈,在本周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居家工作受感染较多等方面。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保障教学质量,教师们也表示在下一轮的线上教学工作中,将会持续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效。
4、教学督导情况
本周教研督导室按照《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细则》持续开展了在线教学督导日常巡视工作, 17个网络教研组参与听课的教师总计为135人,教师听课量总计为307节次,其中教学督导听课量总计为89节次,未完成听课任务教师为4人。教学督导员对于本周的教学开展各项情况反馈良好,仍未出现教师缺席、迟到、私自调整课程、平台或网络故障导致课程无法正常开展等问题。在本周的网络教研活动主要围绕组内教师听课、评课,线上教学工作总结及新一轮教学工作布置、学生听课情况反馈等内容,17个教研组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教师为134人,缺席人数为4人,其中1人请假。网路教研活动成效明显,达到预期。
二、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线上教学工作即将“满月”,每一位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的在线教学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配合,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既定教学任务。在下一周的教学运行过程中,教学部门将继续强化线上线下教学“同质同效”的理念,持续改进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确保各项教学有效有序的推进。具体措施如下:
1、转被动为主动,引导师生在线教学有效互动。线上教学倒逼教师思考教学方法改革,对整个课程教学设计进行重新规划。学校将继续引导教师既要做好“主播”,又要当好“导演”。线上教学师生要全面融入课堂,增强互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同时发挥网络优势,使抽象的概念、理论鲜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减少学生的上网学习时间。
2、做好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为了确保开学后顺利过渡,既要立足当前,开展线上教学任务;又要立足长远,统筹兼顾整个学期课程,谋划开学后混合式在线教学。
3、化危机为契机,推进专业与课程建设。引导教师结合本次网络教学的良机,深化在线教学和优质课程建设工作。做好以各类课程资源为基础,吸收其他优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做到“线上”与“线下”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确保教学质量,有力推动混合式教学加速发展,推进市级优质课程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