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市内市外师生构建学习共同体——王萧建筑装饰名师培育工作室公开课教研活动


[2020-06-24]   发布单位:宣传科   阅读次数:1939

根据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对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育工作室年度工作要求以及《学员发展规划》和《带教方案》要求,为了推进建筑类专业优质课堂建设,提高学员课堂教学水平,王萧建筑装饰名师培育工作室于6月15日至17日在3位学员所在学校组织建筑类专业校级公开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教学研讨分别由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朱婷老师、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宋珊老师及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市园林学校)吴婕老师进行展示,并邀请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建筑专业中心教研组的汤建新、蔡红军老师,建筑材料名师培育工作室章晓兰老师以及3所学校相关教学部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共同参与评课研课。

                                                       创设情境,立行立改  

1_副本.jpg

6月15日,在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教学楼510教室,我校朱婷老师以“住宅空间深化方案中的问题”为主题开设了一堂公开课。课堂上,朱老师引导同学扮演“设计师”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阐述和分析,其余的学生们按照“住宅方案审核表”进行对照,发现问题并向“设计师”提问。通过对比前后方案,让同学们从中掌握图纸绘制的相关要点和规范。授课结束后,专家和听课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大家对朱老师在教学内容当中运用“住宅空间方案审核表”表示充分肯定,既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学习内容,又能发现方案中的存在问题,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现场直播,分享成果

3_副本.jpg

6月15日下午,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的宋珊老师给大家献上一场精彩的“模型设计大作业汇报课”,宋老师充分利用智慧教室资源,用iPad直播的形式,让在座的老师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小组模型作品的细节。整个课堂采用七个小组对模型方案的汇报交流和教师打分评奖的环节,突出展现“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营造出富有活力的课堂效果。在评课环节中,在座的各位专家和老师充分肯定了宋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同时也对7个小组成员制作模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汇报方案时流利的口才予以高度评价。

                                                     在线教学,“东西”互动

5_副本.jpg

6月17日上午,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市园林学校)的吴婕老师展开一堂独特的网络公开课,授课对象是来自本校对口支援学校--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技术学校贵183班的同学们。由于疫情的影响,这个班的学生本学期都采用网络授课的形式,学生和老师从未谋面,但是通过网络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交关系。针对网络授课中学生存在“学过就忘”的现象,吴老师精心设计了一堂“柔性屋面节点构造课程”,她首先提出问题,引起同学们对这个课题的强烈的好奇心,然后逐步讲解,由同学通过CAD软件绘制出节点大样图,进而充分掌握本堂课的知识点,最后通过学生节点图作业展示完成教学任务。在评课环节,专家和老师都纷纷表示在远程授课的情况下,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利用学习通软件和学生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整个课程设计独具匠心,充分肯定本堂网络公开课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是上海中职教育对口志支援西部职教常态教学的一个缩影,更是在疫情防控下对口支援“停课不停学”的真实写照,充分展现了西部职教信息化教学条件的改善,为实现在线教学方式提供了保证。

本次王萧建筑装饰名师培育工作室听课评课活动为工作室成员的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通过此次活动,工作室三位老师得到了鼓励和认可,同时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发了她们教学的创新意识与探讨教学方法的热情,不仅提升了教研活动的品质,也有利于丰富和改进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思路,是一次成功并且有意义的联合教研活动!

(供稿:教研(督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