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9日至6月5日,我校线上教学工作开展了整3个月。在为期3个月的教学中,各部门按照学校防疫工作要求,在工作中扎实细致,各教学部紧密配合,创新工作,教学运行平稳规范,亮点纷呈。本周线上、线下教学工作均有序开展,全体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各类在线教学平台及软件,严格把控教学过程质量,全面保障线上教学效果。现将本周教学运行情况及期中考试情况反馈如下:
一、教学运行情况
本周线上教学仍然覆盖16年级、18年级、19年级,参与线上学习的班级数为39个,学生数1244名。本周线上教学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共计88门,周课时总计334节,参与线上教学的校内外教师共计95名,学习总人次达到20954人次。本周线上学习课程签到率基本保持在95%左右。
本周线下教学覆盖17年级、18年级13个返校班级,除去17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班级1名同学居家学习外,线下学习总人次为4518人次。线下教学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共计33门,参与线下教学的校内外教师共51名,周课时总计374节。本周线下教学整体氛围相较第一周更为活跃,上课效果良好,各课程均按教学计划有序进行。课下各班级学生均能按照防疫要求有序地出入教室、食堂、宿舍,做到不聚集、不嬉闹。
由于上周刚刚结束期中考试,本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均及时进行了期中成绩反馈,并通过试卷讲解、难题分析等方式对学生盲点、易错点进行补漏,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二、教学情况反馈
1、学生反馈
本周教学结束后,教务科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了期中考试反馈与教学情况反馈。77.4%的学生对期中考试成绩满意,25.14%的学生认为线上授课的形式相较线下授课影响到考试成绩,93.58%的学生反映授课老师及时对期中考试结果做了反馈、分析或指导。经过本次期中考试,86.58%的学生表示已经调整好学习状态,积极参与接下来几周的学习,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期末考试。本周教学满意度为89.22%,较上周有所下降。
通过问卷反馈,参与期中考试的班级学生认为期中考试成绩影响因素主要有:课程和考试内容相关度不高、老师的指导相较线下授课不够、学习时间、课程时长不足、居家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约束、考试平台操作不熟悉等原因。
2、教师反馈
本周共有139名教师参与到线上、线下的教学工作中,在结束了批卷、阅卷、成绩录入的工作后,教师们很快把期中考试的反馈加入到课程内容中,反思、优化教学、教学管理的模式,查缺补漏,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通过问卷反馈,参与期中考试的班级授课教师认为期中考试的难度和题量比较恰当,能真实反映前期教学成效。92.96%的教师认为可以按照教学进度完成本学期的授课计划,但38.03%的授课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之前几周有所下降,教学效果未达到理想目标。本周教师教学效果满意度为92.96%。
3、教研督导反馈
本周,督导巡课制度继续扎实落实,持续推进课程质量监控。从教师听课反馈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教师们备课充分、态度认真、操作熟练、方法手段多样、师生互动积极、较好地发挥了教学平台的优势。本周17个网络教研组参与听课的教师总计为132人,教师听课量总计为271节次,其中教学督导听课量总计为56节次,未完成听课任务教师1人。
除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教研组外,其余16个教研组分别组织网络或线下教研活动,4位老师缺席教研活动。本周教研活动主要围绕一周听课、评课交流、课程思政工作研讨等内容展开。
4、期中考试整体情况
学校于5月26、27日,18、19年级开展了本学期的线上期中考试,5月29日开展了17年级的线下期中考试,共计3708人次的学生参与了期中考试。本周所有考试科目均完成了阅卷及登分工作,从线上考试的总体成绩上看,部分课程及班级考试合格率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滇西学生由于课程学校出勤率较低导致总体考试情况不太理想。2019年级参与线上期中考试的课程共计7门,成绩情况如下表:
2018年级仅有护理专业开展了期中考试,成绩情况如下:
2017年级参与期中考试的班级均为返校复课班级,期中考试采用的是线下考试,四个专业均开展了期中考试,具体成绩如下:
三、下阶段改进措施
在接下来的教学运行管理中,各教学部门将在继续确保线上、线下教学工作有效有序开展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1、聚力打造高效课堂。各教学部门要继续加强线上、线下教学常规检查,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针对检查汇总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立即予以反馈,并给出教学建议与改进措施,促进教师以更扎实的态度做好“备教改辅”等日常工作,同时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严格把关教学管理,聚力打造高效课堂。
2、做好滇西学生的“学习帮扶”。由于线上课程学习出勤率低、针对性差,滇西学生期中考试成绩整体不理想。在接下来的几周,学校将逐一对接滇西学生,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听取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老师授课的意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并及时鼓励与引导滇西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中职易班线上课程教学基础上,增加针对性较强的课程辅导教学,逐步提升滇西学生的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