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深化课程思政的改革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教师系列讲座(二)


[2020-06-30]   发布单位:宣传科   阅读次数:1831

21C21D00D57192DAD318C81FBDCD7077_副本.jpg

根据“1﹢1﹢х”项目的总体安排及《全面推进高职段课程思政研究和课程思政课堂实践》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学校于6月28日举办“课程思政建设教师系列讲座(二)——立德树人 深化课程思政的改革探索”,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朱红霞,全体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听取了此次讲座。

F9FF7C97637F9F272C5544D7438F20B1_副本.jpg

朱红霞老师主要从构建以劳模育人为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情况。从2017年获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重点培育校”起,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制定《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校级整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成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挖掘拓展学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为目标导向,以构建思政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和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协同联动的全员育人体系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讲座中,朱老师介绍到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是根据一根劳模线串起劳模育人选修课、思政课、专业课和综合素质培养课,通过课程、专业、二级学院、学校形成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四个层级。在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中,主要通过课程思政优秀成果评选、课程思政说课比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三方面,各个二级学院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各个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特色。

总体来说,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探索最终要抓住四个方面:“道”、“法”、“术”、“器”。“道”是对学生价值观、爱国主义、思想政治、人文素养教育,“法”是指寓道于教、寓德于教 寓教于乐,“术”是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透式教育,而“器”指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

B4950564F38F887F575EC576D02D3663_副本.jpg

讲座最后,副校长张永辉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课程思政是将 “三全育人”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设置课程思政项目是为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我校师生可以深入学习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在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上所取得的成功之处以及宝贵经验。他强调,教师们要“多主动、不畏难、团队合作”,进一步纵深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新的成果。

(供稿: 教研(督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