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5~2016(2)优秀教案和课件评比活动的通知


[2016-06-21]   发布单位:宣传科   阅读次数:1633

各教学部:

        为促进我校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全校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由教务科、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优秀教案和课件评比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优秀教案评比

(一)评比范围及要求

   1、参评教案内容必须是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我校教学计划中所列课程内容,教案编写人是我专兼职校教师。

2、参评教案必须符合《教案编写规范》,体现课改理念并具学科特色。

3、教案应体现1次课(2学时)的教学内容,相对完整;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资源运用得当,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4、参评教案要求为原创,不得抄袭、拷贝他人教案,一经发现取消其参赛资格。

   (二)评比办法

学校组织评委组对推选的课件进行评比。结果经审议后,报学校批准,向全校公布。

(三)时间安排

报名阶段:        即日起~627

总评阶段:        628日~ 78

(四)评委组

评委组由学校领导、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成员、校内外教学专家组成。

(五)奖励办法

 教案评比设优秀教案一、二、三等奖和参与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参评教案的30%、70%。对获奖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获一、二等奖的优秀教案,学校将汇编成册,同时对优秀教案一、二、三等奖的予以展示,展示期间欢迎广大教师参观学习。

 附件一:优秀教案评比参考标准

  二、优秀课件评比

(一)评比范围及要求

1、参评课件内容必须是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我校教学计划中所列课程,课件制作人或制作主持人必须是我校专兼职教师。

2、参评课件必须健康、积极向上,有鲜明特色。

3、课件应体现1次课(宜12学时)的教学内容,相对完整;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设计科学、合理。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恰当运用多媒体效果,视觉效果好,操作简便、快捷,界面友好,能在不同配置的计算机终端上正常运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

4、参评课件要求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拷贝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其参赛资格。

5、参评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课件风格形式,不限适用对象。

(二)评比办法

学校组织评委组对推选的课件进行评比。结果经审议后,报学校批准,向全校公布。

(三)时间安排

报名阶段:          即日起~6月27日

总评阶段:        6月28日~ 7月8日

(四)评审组

评委组由学校领导、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成员、校内外教学专家组成。

(五)奖励办法

 课件评比设优秀课件一、二、三等奖和参与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参评课件的30%、70%。对获奖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获一、二、三等奖的优秀课件,学校将制作光盘,同时予以展示,展示期间欢迎广大教师观摩学习。

附件二: 优秀课件评比参考标准

 三、报名方法

参加教案(课件)评选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将教案的打印稿及电子稿(课件的电子稿)递交课程组长,由课程组长统一递交教务科陆芸老师。

                                                教务科、教研室

                                               2016年618

附件一:

优秀教案评比参考标准

内涵标准

配分

得分

基本条件(10%

1、符合《教案编写基本规范》要求,教案要素齐全,书写文字通顺,格式规范, 标点符号正确,条理清楚

5

 

2、符合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备课完整

5

 

教学目的

10%

3、思路清晰,目的明确,要求恰当,具体清晰

5

 

4、重点突出、点面结合、深浅适度、系统性强

5

教案内容(30%

5、内容设计完整,充实精要,教学环节安排得当,时间分配合理、科学,信息量适当

10

 

6、引入学科前沿知识、拓展内容,准确完整地反映课程内容,参阅中外文资料

10

 

7、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结合德育

10

 

教学方法(30%

8、注重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恰当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体现启发式、研讨式

10

 

9、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认知风格、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创新

10

 

10、有与学生互动的设计,有辅导、答疑的问题与难点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10

 

学生情况(10%

11、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起点、深度和方法符合学生情况

5

 

12、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备课中做到上下兼顾

5

 

作业情况(10%

13、按教学内容布置作业或思考题,形式和数量适当

5

 

14、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

 

 

 

 

 

 

 

附件二:

优秀课件评比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内涵标准

教学内容(25%

科学性

5分)

选题恰当,适应教学对象需要

规范性

5分)

场景设置、素材选取、名词术语、操作示范符合有关规定

知识覆盖(7分)

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要求,知识体系结构完整

资源应用(8分)

有丰富的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习辅助材料,练习量适当

教学设计 (25%

目标设计(10分)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逻辑严谨,层次清楚

内容组织(8分)

突出重、难点,深入浅出,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

学习环境(7分)

模拟仿真形象举例合情合理、准确真实、注重能力培养

技术性

20%

运行状况(5分)

没有“死机”,没有导航、链接错误,容错性好,操作方便、灵活

软件使用(7分)

采用技术含量较高的软件,或自设计了适合于课件制作的软件

设计效果(8分)

画面清晰,动画连续,色彩逼真,文字醒目,音量可调,快慢适当

艺术性

20%

界面效果(7分)

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

媒体选择(7分)

媒体多样,选用适当,设置恰当,节奏合理,画面悦目,声音悦耳

媒体设计(6分)

各种媒体制作精细,有利提高教学效率,有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分

10%

整体效果(3分)

界面友好,导航清晰,操作简单、灵活,有利于师生互动

推广应用(3分)

课件设计有较大推广价值

创新创意(4分)

课件设计有创新或创意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