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开讲!


[2024-09-04]   发布单位:宣传科   阅读次数:1229

1.png

秋光为序,筑梦未来。新学期,新旅途,新开始!9月2日,仪式感拉满的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秀方在学校报告厅准时开讲!开学第一课由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屠建军主持,各教学部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线下聆听,校2022、2023级学生线上观看,2024级新生则在军训基地线上参与特别的第一课。

杨校长从职业教育到建校生活,再到未来发展,为全校学生带来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与大家一起,用开学第一课开启新学期崭新的篇章

前序篇·职业教育

开学第一课的开始,杨校长鼓励大家摘掉对职业教育的标签与偏见,打破刻板印象,正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内心建立自信,坚定职业信念与自我认同。

杨校长引用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这些话语如同明灯,照亮了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之路。杨校长勉励同学们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更要学会如何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应用专业技能,不断思考,灵活应变,才能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同学们要以开放的心态,不断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拥抱时代,正视选择,迎接挑战。

现在篇·走进建校

杨校长带领全体学生回顾校史,介绍学校现阶段的办学情况和各方面取得的成绩,鼓励大家传承践行“养德、治校、求实、创新”的建校精神。

学校已经有六十四年办学历史,是具有鲜明建筑行业特色的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聚焦绿色建筑和智能制造、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两大专业群。建校学子在历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CAD、工程测量、工程算量和护理等赛项中多次获奖,在行业中广受好评。现在学校在校生规模现在3000多人,为我国城市建设输送出7万多名优秀毕业生。

未来篇·发展寄语

秋光为序,筑梦未来。新学期伊始,杨校长对同学们提出四点要求,希望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每一个挑战,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第一,追逐理想,厚植爱国之情。

杨校长介绍了习总书记15岁插队知青的故事,介绍了中国促成了“沙伊和解”,斡旋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北京宣言》,帮助柬埔寨修建德崇富南运河等在国际舞台的故事。勉励同学们心怀“国之大者”,将“青春小我”融入“时代大我”,把满腔热血融入时代洪流,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为祖国建功立业,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第二,挺膺担当,激昂奋斗之律。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以“00”后为主的中国体育健儿全力拼搏、奋勇争先,让世界看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奋斗赋予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超越小我、走向大我的可行性。杨校长介绍了我们身边的奋斗者,他们或许没有奥运赛场上的光环,但他们在自己的学业上默默付出,用行动诠释着坚持和努力。杨校长鼓励同学们,以这些身边的奋斗者为榜样,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第三,持之以恒 ,铸就工匠之心。

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份子,技能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通往梦想与未来的坚实桥梁,它不仅是我们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的基石,更是我们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工具。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将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我们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同时,也应时刻保持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学校2018级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毕业生杨燕生,2020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胡义林从入校参加技能培训班到入选国家集训队一直保持高强度训练,他们的故事就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第四,敢为人先,激发创新之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敢于做先锋,坚持本心,勇于发现;要选择挑战,实现超越;要跳出“舒适”,拥抱变化,包括每一个新的想法、新的技术、新的趋势。杨校长特别介绍了我校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的项目,起源于学校无人机社团,杨校长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勇于创造。

杨校长勉励同学们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践行“养德、治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在人生定向之时,立鸿鹄之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自己的赛道上跑出更好的成绩!

(供稿:学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