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鲁班文化 培育工匠精神


[2018-06-29]   发布单位:宣传科   阅读次数:1185

 

为了不断探索建筑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好的配合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丰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人才研修班的课程内涵,学校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人才研修班上创新推出了教育品牌鲁班学堂2018627日,“鲁班学堂”正式开课,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7位学员再次相聚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领略中国建造文化及建造标准。在学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开放实训中心亲手体验中国精细木工的代表作——鲁班锁。

鲁班学堂打造了4大课程模块:鲁班文化、鲁班标准、鲁班技艺、鲁班智造,“鲁班文化”侧重于展示中国古代建工作品;“鲁班技艺“侧重于组织学员动手实践体验中国建造技艺;”鲁班标准“则以中国建造业最高奖项‘鲁班奖’作品为代表,展示中国建造的最新标准;“鲁班智造”着重探索智能建造新技术,体现前瞻性和引领性。为了本次课程的顺利开展,让外国学员一睹中国数千年建造文明的风采,精细木工实训中心老师多次奔走学习、企业取经,布置“鲁班学堂”。展区内陈列着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平面作品、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3D作品——旋转楼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国际邀请赛作品——上海市市花白玉兰、陈国增老先生借微雕家具等,实训区分布着自1987年到2017年上海建工集团鲁班百项中16个重大工程项目的展板。学校老师为学员详细介绍,深知展品内涵后学员们被中国数千年建造文明的智慧结晶所深深折服。

本次友谊体验课程是“千年木作智慧的结晶体——鲁班锁”,黄上智老师讲解鲁班锁的制作要领。鲁班锁是古代中国建筑榫卯结构的完美诠释,利用木器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了解了鲁班锁的内涵后,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学员们兴趣浓厚、迫不及待着手去做,并不时与指导老师交流,最终完成了自制作品。印度尼西亚的比利·安东尼·列在制作鲁班锁的过程中谈到,他的祖父母都是福建人,作为印尼华侨,他却没有听过“鲁班”之名,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了解,也不过是爷爷小时候讲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结构的物件,除了觉得制作过程很有趣,我还为我们祖先感到自豪。2000多年前就能制作出这样的结构,简直难以想象。”

课程中,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褚敏书记、我校校长杨秀方、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何光与学员们交流互动,学员们表示通过鲁班锁课程,深感中国鲁班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建筑业的技艺高超。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本次研修班的鲁班课堂,不仅弘扬了鲁班的工匠精神,也展现了大国的人文风采。来自一带一路的各国学员也必将成为鲁班文化的使者,将中国的工匠精神传遍全球。